新聞中心
聚焦中正動態,洞悉行業發展
鋰離子電池的生產成本中,正極材料占據主導地位,其次為隔膜與電解液,負極材料成本占比相對較低。這種成本分布格局與各組件功能特性及原材料供應狀況密切相關。
正極組分在電池總成本中占比約40%,主要源于其采用的鈷、鎳等貴金屬原料。不同正極體系(如三元材料與磷酸鐵鋰)在成本與性能方面各具優勢,需根據應用場景進行優化選擇。
1. 隔膜材料:占成本25%-30%,其微孔結構設計與安全性要求推高了生產成本。濕法工藝制備的高性能隔膜價格顯著高于干法產品
2. 電解液體系:成本占比15%-20%,六氟磷酸鋰等核心溶質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整體成本
3. 負極材料:石墨類負極成本占比約10%,新型硅基材料的研發可能改變現有成本結構
隨著材料技術創新與規?;@現,各組件成本比例將持續動態調整。正極材料降本空間較大,隔膜國產化進程將壓低其成本占比,而新型電解液體系的開發可能重塑現有價格格局。